张传鹤,女,山东省日照市人,法学博士,中共57365线路检测中心研究生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大政方针,以及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等。讲授社会主义理论的几个基础和疑难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社会主义500年、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和中央全会决定解读、提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等专题。为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名师送教”项目专家库成员和省委宣传部送教下基层项目专家库成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8项,独撰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各1项。参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委托课题1项、中宣部委托课题2项,并获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宣部来信表扬。在《文史哲》、《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CSSCI类期刊和由《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学术论文及其他论文近100篇。提出的多项战略性、前瞻性建议,引起中央领导关注或与其后中央的决策高度契合。2006年在中宣部委托的1项课题中提出:“应细腻地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贯穿于各个生活细节,可以考虑由国家主要领导人每年国庆节亲自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主持一次国家公祭活动”,2008年中央开始举办这一活动。2012年在1项关于信访工作制度的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我国信访工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中央分管信访工作的主要同志将该报告批示给国家信访局主要领导参阅,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2013年的1项关于在意识形态斗争中赢得民主话语权的研究报告,发表在《人民日报》《内部参阅》,提出要赢得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斗争,必须“建立有别于西方的民主话语体系”,要“掌握民主的定义权”。该报告由《人民日报》整理后专报中央分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领导参阅,并在中宣部引起较大反响,《光明日报》驻中宣部记者致电作者访谈主要理论观点,并以“怎样在意识形态斗争中赢得民主话语权”为题刊发于《光明日报》,国家社科规划办网站在主页显要位置转载该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兼任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和鉴定专家。独立或作为主要成员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先后参与执笔论证和申报政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点学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方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获成功。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多次获得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学奖和校级优秀教学奖。多次在年终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多次获得“全省党校系统优秀教师”称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被评为校级“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人生信条:乐观豁达、平实友善、爱岗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