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中共57365线路检测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员在线 >> 执政论坛 >> 正文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济南市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6-05-10     访问量: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使其成为“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这与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可谓一脉相承。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科学推进绿色矿业发展是绕不开的焦点话题。因为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如何妥善处理资源刚性需求和生态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历史上也经历过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道路,从而带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逐步加大对“小、散、乱”矿山企业的关停力度,及时收紧压缩矿业权活动,目前已基本摆脱粗方式发展方式。但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勘查开发的关系,更加积极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仍是当前矿产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一大考验。为此,作为我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者,必须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发展绿色矿业的总体部署,切实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来引领我市矿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绿色矿业经济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济南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从资源赋存看,目前已发现矿产45种(含亚矿种),矿产地300多处。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0种,非金属矿产28种,水气矿产2种。长期以来,人们“靠山吃山”,受利益驱动对矿产资源过度、无序开采,导致大量山体“千疮百孔”,加之过去人们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意识不够,监管不到位,致使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矿山企业“小、散、乱”,矿山安全生产水平不高,矿区环境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统计,我市因采矿活动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破坏了土地。因采矿及各类废石废渣的堆置,致使土地被占用、闲置和地表破坏,一些采空塌陷区土地开裂,无法进行生产和建设。二是采矿诱发地质灾害。由于开采方式落后,遗留了许多破损山体,造成了山体斜坡陡峭,容易诱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另外地下开采矿山采空区塌陷较多,塌陷面积较大,易引起地面开裂等地质灾害。三是采矿使矿区水均衡遭到破坏,产生了水环境问题,废渣、尾矿等不合理排放造成水土污染,破坏了水资源环境。四是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产生了大气污染和酸雨。比如煤炭开采废气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露天采石场造成的粉尘等,使大气污染加剧。五是采矿破坏自然地貌景观,影响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

应该说,在过去三十多年的中国经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而最近十年又是改革开放期间增长最快的时期,这其中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市,特别是在章丘、历城、长清、平阴四县(市)区,矿业经济曾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我市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在矿业经济发展进程中,由于粗放式增长模式长期占据主动地位,片面强调发展速度而忽视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加之观念落后、管理不善、技术陈旧、过度开发,也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造成了资源消耗巨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产业机构不合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加剧,从而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上述因采矿引起的塌陷、山体损毁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问题就是不平衡发展带来的直接恶果。

由此可见,摒弃传统的以单纯消耗矿产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和高耗能为特点的开发利用方式,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已经刻不容缓,并成为矿山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绿色矿业发展是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发展绿色矿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他强调,环境治理是一项重大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过去能源和生态环境空间较大,现在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出探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对本地矿区生态环境加大监督管理和治理力度,按照“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明确治理责任,保证治理资金和治理措施落实到位。随后,国家、地方等均出台一系列措施,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机制,基本遏制了矿山地质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逐步好转,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事件进一步减少。

我市开展了矿山勘查开采秩序治理整顿,按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减少污染”的方针,采取“关、并、转、治”等手段,加快推进矿山治理整顿和整治整合工作,收到良好成效:一是矿山规模结构不断优化,布局趋于合理。据统计,整合前我市有矿山企业565家,而目前矿山数量为48家,且全市大中型企业比例为29.1%,高于8%的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煤矿薄煤层开采技术、铁矿的帷幕注浆技术等先进技术得以应用,资源回采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率”指标有所提高。三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对城市周边山体实施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使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矿山企业的矿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市共治理破损山体吧165座,治理破损面积1680万平方米,改善了生态地质环境,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提升了城市形象。四是利用资源优势逐步完成矿业转型升级。在关闭煤矿、铁矿、小型石料厂的同时,利用地热资源优势成功申报“中国温泉之都”荣誉称号,为进一步规范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打造“南有冷泉观赏、北有温泉疗养”的大泉文化奠定了基础。五是以整合促规范,矿产资源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近年来,我市在矿业权管理、矿业权市场化建设、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矿山年检标准化管理、矿产督察员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规范,在理顺矿山管理体制、强化基层国土所建设等方面狠抓落实,矿产资源管理长效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坚持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是矿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改革已步入深水区的关键节点上,我市应排除观念和既得利益的双重阻力,切实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资源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我市实现绿色矿业发展的思考

尽管我市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要求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我市从事地质矿山管理多年的一名老兵,我对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开展绿色矿山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在下一步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工作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是要搞好发展绿色矿业的“顶层设计”。要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做好发展绿色矿业的总体规划。要从不同区域、不同矿种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山石资源、地热、矿泉水等我市优势资源的潜力,根据矿产资源赋存状况、地质条件和城市发展需要,调整开采区、限采区、禁采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同时,要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和产业带动力,打造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优良的品牌企业。

二是要以改革的魄力促进绿色矿业发展。首先要建立“政府出资引导、优惠政策扶持、社会资金参与”的绿色矿业新机制,通过生态文明绿色矿山建设,给予矿业权人税费减免、用地优先配置、矿山治理回复保证金返还使用、金融信贷优先安排等政策,在资源配置和矿业用地等方面向达到绿色矿山条件的企业进行倾斜。同时,政府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的支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积极为繁荣地方经济做贡献,构建和谐矿区。

三是要加强技术政策引导,实施循环经济。要鼓励矿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攻关,通过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矿山企业必须重视和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大力开展共伴生资源及尾矿等低品位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并大力采用无废或少废工艺,实施循环经济集约化生产。矿山企业节能减排水平要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指标,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三废”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实现矿业废水的循环利用或“零排放”。

四是要逐步建立起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机制。在已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项目基础上,针对我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继续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逐步减少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问题。按照“谁破坏,谁修复,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实现对废弃矿山的环境恢复和治理。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等一系列矿山生态环境恢复补偿制度,建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生态环境补偿长效机制等,明确矿山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加强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与保护。

五是创新绿色矿业模式,走出特色矿业发展道路。创新引领五大发展理念。在建设我市绿色矿业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矿制宜,走出有我市特点的矿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比如,可充分利用我市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打造冷泉、温泉交相辉映的大泉文化,使稀缺的地热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又一张靓丽名片。再如,可借鉴其他地市经验,因地制宜建设矿山公园和矿山治理示范项目,对煤矸石山、露天矿坑和废弃矿井等开展综合整治,建设采煤现场展示区、坑底水上乐园、历史采矿博物馆等,从而达到既对废弃矿坑、矿井、巷道进行了治理,变废为宝,使不可再生的重要矿业遗迹资源得到保护和永续利用,又为国家建立了科研教育基地,提高了地方旅游业的科技含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不失为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好办法。

总之,“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矿业行业正在进入全新的绿色发展阶段。我们一定要让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使绿色矿业建设贯穿于矿山生产建设的始终,实现资源充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环境、安全生产、社区和谐和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矿山企业建设成为忠实履行社会责任的现代化企业,构建绿色矿业,确保我市矿业经济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处级班 济南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付英)

版权所有 中共57365线路检测中心
校址:济南市旅游路3888号  邮编:250103
网站编辑邮箱:dxbj@sddx.gov.cn
鲁ICP备0503511号